品牌动态

医生的手,科技的触 一场关于“触感”的革新即将揭晓

时间:2025-11-24 14:51:08来源:网络点击:9711   会员投稿

北京协和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雪莲”微创手术手套即将重磅发布

[北京,2025年11月]在微创外科时代,外科医生的手成为了深入患者体内的精密“仪器”。然而,手术手套作为最亲密的屏障,长期以来却成为了“精准操作的阻碍”和“安全防护的挑战”。随着全球手术技术迈向更加精细和微创的阶段,如何同时满足极致灵敏度、坚固防护性与持久舒适性,成为了医疗界多年来的难题。如今,这一难题即将迎来突破——源自北京协和医院的科技创新成果走向市场。

主题“定义新标准—微创手术的精准触感时代 雪莲微创手术手套新品发布会暨“为生命守护者护航——医护工作者劳动保护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医师报主办,由北京化工集团和北京瑞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承办,将聚焦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创新,重磅发布一款旨在重新定义微创手术体验的革新产品“雪莲”微创手术手套,呈现北京协和医院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雪莲”微创手术手套并非普通的产品创新,其技术核心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原创研发成果。根据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11月发布的《科技成果转化公示(2023)81号》文件,该院已正式将“微创手术手套”科技成果以专利权排他许可方式转化给北京瑞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这一转化严格遵循《北京协和医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定,经过了15日的公示期,确保了技术转化的规范性与透明度。

该科技成果由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郭超博士与李单青教授共同完成,凝聚了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临床智慧。正是这种“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研发路径,确保了产品能够精准击中微创手术中的痛点难点。

直面临床三大难题,科技创新精准破局

长期以来,微创外科医生在手套方面面临着三大难题:其一,触觉丧失,过厚的手套材质让医生难以感知组织的细微反馈,如同“隔靴搔痒”;其二,防护焦虑,追求薄度往往以牺牲防护强度为代价,微孔渗漏风险难以察觉;其三,舒适不足,长时间手术中手汗积聚、器械打滑、手部疲劳等问题显著。医生们渴望一款“更懂他们的手”的产品,以支撑他们完成每一台关乎生命的高精度手术。

瑞京“雪莲”手套的研发团队深度聚焦“触感、保护、舒适”这三重挑战,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了材料与结构的双重创新。其突破性的“触感颗粒科技”,在关键操作区域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准反馈与稳定握持,有望实现从“防护工具”到“触感延伸”的华丽升级。

医工结合,国产高端医用手套迈向新纪元

这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彰显了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协同创新的巨大潜力。这种“医工结合”的模式,正是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的重要路径。

11月27日,让我们共同期待,北京协和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雪莲”微创手术手套的正式发布。届时,北京瑞京将联合顶尖外科专家、材料科学家与行业领袖,一同揭开微创手术“触觉科技”的新篇章,见证国产高端医用手套如何回应临床呼唤,为生命守护者保驾护航。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