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金融“活水”育良种

时间:2024-08-13 17:01:55来源:新华网点击:17749   

夏秋之交,水稻抽穗扬花之时,也是粮农“赶花”授粉最忙的时候。在贵州省岑巩县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赶花人”,他们两人一组,用绳子拂过稻穗,扬起父本的花粉给母本授粉,使母本结籽壮籽。

岑巩县龙田镇总院村水稻制种基地一角。

岑巩县水稻制种始于1976年,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从最初农业部门的小范围试制,到如今市场化大规模发展,一路走来,岑巩水稻制种的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从业人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粮农们也在黔东南的大山里,守住了一隅天下的粮食安全。

岑巩县龙田镇总院村水稻制种基地一角。

粒粒稻种,饱含农民汗水,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近年来,随着岑巩县水稻制种产业的不断壮大,产业链上的融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中国农业银行黔东南分行创新金融服务,着力为制种企业、粮农解决融资贷款难题,助力岑巩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从5亩到4万亩 产业规模壮大近万倍

几乎没有平原、交通相对不便。40多年前,水稻制种产业缘何落户岑巩?这是很多人初识岑巩水稻制种会生出的疑问。

答案藏在无人机视角里。

4月24日,农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凯本镇四季村管护制种水稻秧苗。新华社发(胡攀学摄)

从空中俯瞰,蜿蜒的龙江河,在岑巩县境内舒缓流淌,绕过一个个低矮丘陵,形成了百余个河湾坝区。“正是这些丰富的山间小坝,创造了良好的制种隔离条件,岑巩县有数十种水稻品种,得益于山体的阻挡,互相之间不会影响,所以品种的纯度就比较高。”岑巩县大有镇水稻制种大户张能峰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再加上水源充沛以及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岑巩几乎是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天选之地”。早在1976年,岑巩的制种先驱们就远赴海南,带回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产业的“种子”开始在岑巩生根发芽。

4月29日,工人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一家制种公司生产车间加工稻种。新华社发

据岑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家先介绍,最初是由农业部门亲自下场,组织人员制种,“第一年好像只是试种了5亩田,一直到2000年的时候,有民营企业参与这个产业,岑巩的水稻制种规模才逐渐扩大”。

近年来,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的核心地位不断凸显,建设国家种子基地是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依托中央到省的各类奖补资金,以及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岑巩县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行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建立全流程技术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巩固提升“国字号”制种产业。

今年,岑巩县在思旸、大有、注溪、羊桥等10个乡镇70个村发展制种水稻4.01万亩,生产的种子可供870万亩以上大田水稻种植,预计可实现产值2.4亿元。

从自己种到请人种 金融“活水”浇灌种业“根基”

由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企业发出订单,农户承接订单组织种植,最后企业统一回购种子,这是岑巩县水稻制种采用的“制种企业+合作社+制种大户”发展模式。

制种大户张能峰的父亲当年就是岑巩县派往海南学习水稻杂交的技术人员之一,2006年,张能峰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开始投身水稻制种产业。

“刚开始就种了几亩,都是家里人自己种,后来规模慢慢扩大就需要请人种了,现在我种了400亩,自己基本就是搞管理了。”张能峰介绍,近年来,随着企业订单量越来越大,农户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4月29日,工人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一家制种公司生产车间加工稻种。新华社发

随之而来的是,农户在租用土地、采购物资、雇佣人力等环节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这里租用土地是500元一亩,我一年的租金就是20万元,人工费差不多是1000元一亩,一年就是40万元左右,再加上肥料、农药、种子,一年生产成本要投入70多万元。”张能峰介绍,在岑巩县,和他一样有资金需求的种业大户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是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或是上一年收成欠佳,必须向银行贷款才能解决资金问题。

水稻制种关系到粮食安全大局,而农户可以说是水稻制种产业的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去年,农行黔东南分行党委把金融助力岑巩县种业发展作为重要调研课题,了解到种植户的融资需求与现实困难后,与省分行、县支行三级联动,从贷款授信额度、期限匹配、办理流程等环节入手,创新推出了“种业e贷”。

农行黔东南分行行长吴斌介绍,“种业e贷”采取成本法核算授信,即根据农户每年的生产成本乘以相应系数确定,较以往的同类产品,“种业e贷”单户信用额度提升至100万元,单笔最长可达3年,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

日前,工人在岑巩县的水稻制种基地“赶花授粉”。

如何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提升信贷产品的授信额度?吴斌认为,“种业e贷”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国之大者,关键是抓住了“种子订单”。

“水稻制种都是订单式的,农户的种植成本、种植收入和资金需求都可以测算,农户收入有保障,风险也是可控的。”吴斌介绍,种业公司付给农户的货款也都是付到农行的资金账户,流程上实现了对资金的闭环管理。

为了保证不误农时,农行岑巩县支行开年便成立专项工作突击队,集中人力、物力进村入户问需求、建档案、优先办,上级行在贷款审查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最快可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放款。据统计,今年以来,“种业e贷”累计发放了3100余万元,支持了110户制种大户的生产经营。

从规模化到品牌化 政银企合力推动种业振兴

为了推进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岑巩与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集生产、烘干、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育繁推”项目。

在田间地头,岑巩水稻制种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全县杂交水稻制种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0%。技术上也由兆丰种业公司全程跟踪指导。“我们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病虫害防治、田间除杂、人工授粉等管护工作。”张能峰说。

日前,工人在岑巩县的水稻制种基地管护水稻。

在基地周边,兆丰种业公司建成了10个产地种子生产加工服务分中心,配置种子粗选烘干等设施设备180余台/套。通过及时烘干、安全入仓,解决收获后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在进一步保障种子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生产车间,兆丰公司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种业生产线,实现了商品稻种的质量检测、混种、精选、自动化包装和防伪追溯。

兆丰种业公司副总经理陈龙认为,岑巩县基本实现了水稻制种产业的现代化,但公司此前主要承接隆平高科、桃花源农业、中种集团等种业公司的订单,多是“代加工”模式,而岑巩县作为水稻制种大县,拥有生态环境、人才积累、政策支撑等多方面优势,理应攻坚水稻制种技术研发,深耕品牌化打造,围绕市场需求,创建属于岑巩自己的杂交水稻系列品牌。

制种水稻抽穗扬花。

陈龙介绍,公司近两年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以及相关企业,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稻品种,其中两个品种已经审定,未来每年将研发3至5个新品种。“研发新品种需要不小的资金投入,而且至少要5年时间才能见到回报,这就需要像农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给予长期、低息的资金支持。”

自2022年以来,农行黔东南分行通过上下联动高效服务、前后台平行作业等方式,累计投放贷款6880万元支持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经营周转。2023年12月份,农行黔东南分行又与岑巩县政府、广西兆和签署种业振兴合作协议,政银企联动助力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农行黔东南分行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建档工作,增加对种植户的支持覆盖面。另一方面,将继续加大对制种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满足企业在科技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的需求,银企合力推动“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种业振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