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质量就业的时候,我们在追求什么?”屏幕上打出标题后,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创始人之一傅高山笑着说:“拿到这个题目时,我还是比较惊讶的,因为关于残疾人就业,一般考虑更多的还是保障和支持层面。以视障者为例,按摩几乎是唯一出路。对我们来说,高质量就业的一个表现就是多元化就业。”
11月7日,普陀区残联举办2023年普陀区残疾人就业论坛暨岗位直播秀,残疾人工作者、专家学者、残疾人就业创业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中国有1700万视障者,能走上社会工作的不到1/10,而且绝大多数只能从事推拿按摩。”作为视障人士,傅高山想证明,他们是可以走出推拿店,在更多岗位上发光的。从2010年开始,他就为视障者提供过客服、播音、速记员等多种岗位,开始多元职业探索。
人工智能兴起后,他发现大数据训练需要大量的AI数据标注人员,这个岗位的培养周期只需一个月时间,掌握简单的电脑操作技能就能胜任,于是从2019年开始,“一加一”上海视障团队就开始与国内顶尖科技公司的音箱团队展开合作,至今已有近5年,吸纳稳定就业的视障人士20余人。
普陀区优秀残疾人代表吴怡敏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通过上海市残疾人机关事业单位专项招录考试后,进入了普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从普通的窗口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仲裁员及公职律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他还给残疾伙伴提了三点建议:居安思危,提升自己;扬长避短,不要死磕;别做社恐,敢走出去。他说:“残疾其实没什么不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生活。只有通过自力更生,通过努力,创造自我价值,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形成良性循环。”
但客观难题依然存在。有时线上相谈甚欢,见面后发现身有残疾,求职者大概率会被拒绝;有的企业直接在招聘里将身体缺陷规避在外。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傅敏悦说,曾经有企业找到自己,希望招聘两个残障人士,但问到提供什么岗位时,对方却说“您帮我们招两个人,我们看他们能做什么,就给他们安排什么”。傅敏悦说,这样安排看似履行了社会责任,实则对企业和求职者都不够负责。
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专家张舸认为,现在有些部门安排工作时,安排好就结束了,应该“扶上马,再送一程”,对职场发展有深度的关怀,帮求职者在职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观,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除了探索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之路,本次活动也有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干货——在一小时的直播中,上海中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属三家子公司、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社会组织轮番上播,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和培训信息,普陀区残联、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办事处代表也介绍了扶持企业雇用残疾人员工的鼓励政策等实用信息和经验做法。
直播中,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冠军严素梅压轴登场,展示了自己通过普陀区残联开展的非遗竹编技能培训学到的精湛技艺。严素梅表示,学竹编不仅让她掌握了一门手艺、增加了一些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她在指尖找回了自信,可以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