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揽入黄河臂弯里的运城市,正奋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河东答卷”。在日前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上,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表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生态保护,把特色产业做“透”,并构建好营商环境“生态”,让民营企业觉得“这个地方适合生长”。
新华网:对黄河流域的城市而言,如何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助推整座城市的新发展?
马光远:把特色产业做“透”,实现长效发展且具有影响力。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生态保护。
在产业崛起方面,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悠久,产业的差异性大,每个地方的产业特色都非常明显。黄河流域的省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因,每个地方因地制宜来实现产业的崛起。要高质量发展,就要建立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需要跟当地的优势、自然、人文等结合起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去发现本土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做出特色产业,真正地把特色产业做“透”,进一步提升产业影响力,实现长效发展。
新华网:近年来,运城市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引擎,在营商环境、招才引智、创新创业等方面不断改进提升,您能针对优化营商的环境、强化民企信心给出一些建议吗?
马光远:讲清楚地域优势,构建“小地方营商环境生态”,给出未来10年、20年都可见的企业发展预期。
运城,要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优势,构建“小地方生态”,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小地方生态”指的是什么?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就是这个地方的生态,就像一个地方的空气、水,是否适合一个企业的生长?我觉得,要构建运城营商环境生态,并且给出一个未来10年、20年都可见的企业发展预期。当有了长期预期以后,企业就会安心地投资。
同时,讲清楚地域优势,告诉企业,在这个地方可以做什么、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招商引资不是盲目的,而是结合运城产业优势、产业特色实际情况,追求地方和企业共赢。当民营企业觉得“你这个地方就适合我生长”“我到这个地方能发展得不错”“我不用有任何的担心,安心地做企业、做产业就可以”,我认为这就做成了。